中国食品工业企业低碳转型路径研究 作者:王晓利 著 出版时间:2013年版 内容简介 推动我国食品工业企业的低碳转型,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的历史观、时代观,既彰显了企业的社会责任,也体现了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对世界文明与进步所作出的重大贡献。而深入研究我国食品工业企业低碳转型的历程,对丰富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低碳生产意愿和行为的研究理论和生产实践,最终形成可为所有工业企业效仿的成功经验,为政府发展低碳经济的决策服务,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时代要求与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视角与研究目标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本书构思 第四节 概念界定与相关说明 一 碳标签 二 ISO14000环境管理标准/体系 三 清洁生产 四 低碳生产 第五节 研究内容与主要方法 一 研究内容 二 研究方法 三 技术路线与结构安排 第六节 研究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一 可能的创新 二 存在的不足 第二章 碳排放与食品工业企业低碳转型 第一节 工业的碳排放 第二节 食品工业的发展与碳排放 一 食品工业的发展 二 食品工业的碳排放 第三节 低碳经济视角下的低碳转型 一 低碳经济概念及拓展 二 低碳转型的内涵特征 第四节 食品工业企业低碳转型的国内压力 第五节 碳标签制度下食品工业企业低碳转型的国际要求 一 各国碳标签制度现状 二 我国食品工业企业的出口贸易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工业企业低碳转型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 第一节 研究综述:构建分析框架的文献支撑 一 国外研究 二 国内研究 三 文献述评 第二节 相关理论:构建分析框架的理论基础 一 经济学的生产者行为理论 二 利益相关者理论 三 计划行为理论的溯源 第三节 理论框架:影响工业企业低碳生产意愿及行为的主要因素 一 企业管理者特征 二 企业类型和规模特征 三 企业能源消耗和技术能力特征 四 市场需求特征 五 政府参与和ISO14000环境管理特征 第四节 模型构建:带罚函数的二元Logistic模型与企业低碳生产意愿 一 二元Logistic模型的评述 二 带罚函数的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的构建 第五节 模型构建:Interval Censored回归模型与企业低碳生产行为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影响工业企业低碳生产意愿及行为的主要因素研究:理论框架的验证 第一节 研究样本与数据搜集 一 江苏省工业企业的生产现状与我国工业企业的总体状况相吻合 二 工业碳排放对江苏全省碳排放具有重要影响 三 苏南五市的工业在江苏省工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 第二节 调研企业的描述性统计 一 企业管理者 二 企业类型 三 企业规模 四 企业技术能力 五 企业能源消耗 第三节 企业低碳生产意愿的描述性分析 一 低碳产品认证的意愿 二 加贴碳标签意愿 三 碳排放交易的意愿 第四节 样本企业有关低碳生产行为的描述性分析 一 低碳生产行为的目标 二 低碳生产行为的预期 三 企业低碳生产管理部门 四 节能减排的资金投入 五 主要节能措施 第五节 样本企业采用低碳生产所面临的主要障碍 第六节 低碳生产意愿与各主要影响因素的相关性 一 企业管理者与低碳生产意愿 二 企业类型、规模与低碳生产意愿 三 企业技术能力与低碳生产意愿 四 政府参与、市场需求与低碳生产意愿 第七节 影响工业企业低碳生产意愿的主要因素研究 一 带罚函数的二元Logistic模型及变量设置 二 模型估计结果 三 影响工业企业低碳生产意愿的主要因素与分析 第八节 影响工业企业低碳生产行为的主要因素研究 一 低碳生产行为的衡量标准 二 Interval Censored模型回归结果与分析 第九节 低碳生产意愿与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比较 第十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食品工业企业低碳生产意愿和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 第一节 模型构建与研究假设 第二节 研究对象与数据搜集 第三节 影响食品工业企业低碳生产意愿主要因素研究 一 带罚函数的二元Logistic模型及变量设置 二 结果与讨论 第四节 影响食品工业企业低碳生产行为的主要因素研究 第五节 低碳生产意愿与低碳生产行为主要影响因素比较 一 企业管理者特征的影响存在差异 二 企业规模特征对低碳生产意愿和行为的影响有所不同 三 能源消耗特征的影响效果不同 四 生产行为更取决于政府等外部驱动下的技术创新与能源消耗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碳标签与食品工业企业低碳转型的可行性:泸州老窖案例 第一节 我国食品碳标签制度发展态势 第二节 我国白酒产品加贴碳标签的基础优势 一 白酒的产量 二 白酒的销售 第三节 泸州老窖加贴碳标签与低碳生产可行性 一 企业管理者的环保态度 二 企业规模 三 企业能源消耗 四 企业技术能力 五 ISO14000环境管理标准的执行 六 政府参与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食品工业企业实施碳标签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泸州老窖中层管理员工的视角 第一节 研究假设 一 总体假设 二 行为态度 三 主观规范 四 知觉行为控制 五 过去行为 六 社会责任与经济利益驱动 七 个体因素 第二节 研究设计与方法 一 研究设计 二 研究方法 第三节 数据处理与模型分析 一 探索性因子分析 二 验证性因子分析 第四节 影响企业实施碳标签的主要因素:中层管理员工角度 一 过去行为 二 主观规范 三 行为态度 四 知觉行为控制 五 社会责任与经济利益驱动 六 个体因素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碳标签与食品工业企业低碳转型路径:泸州老窖的案例 第一节 泸州老窖白酒产品的碳标签设计原则与方案 一 碳标签的设计原则 二 碳标签的设计方案 第二节 企业生产碳排放的计量原则与方法 一 研究界定与系统流程图 二 生产碳排放的计量范围 三 锁定碳减排的关键点 第三节 2007-2009年泸州老窖生产碳排放及碳减排关键点 一 范围Ⅰ直接碳排放量 二 范围Ⅱ间接碳排放量 三 生产碳排放强度和碳减排关键点 第四节 2010年泸州老窖低碳生产行为与成效评估 一 企业低碳生产行为的战略规划 二 阶段Ⅱ中企业应采用的低碳生产行为 三 评估2010年泸州老窖低碳生产行为成效 四 2007-2010年企业生产碳排放的比较分析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研究结论、政策含义与研究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 食品工业企业具有建立碳标签制度、开展低碳生产的基础 二 食品工业企业低碳生产应与包括政府在内的各利益相关者相协调 三 影响工业企业和食品工业企业低碳生产意愿与行为的主要因素存在明显差异 四 企业环境管理标准必须与低碳生产行为实现有序兼容 五 企业采用低碳生产应注重能源消耗与技术创新的结合 第二节 政策含义 第三节 研究展望 一 进一步完善研究方法与原有方法的对比分析 二 形成食品供应链的系统研究视角 三 动态跟踪多类型企业案例的研究 四 针对各主要影响因素动态演变的研究 附录Ⅰ工业企业/食品工业企业低碳生产意愿与行为调查问卷 附录Ⅱ泸州老窖公司低碳生产意愿与行为调查问卷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