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渔业捕捞方式转变的社会学研究 作 者: 唐国建 出版时间: 2017
内容简介 21世纪被称为“海洋的世纪”,海洋资源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书从渔业政策、资源配置等角度分析市场和政策的力量是如何影响渔民的行为选择的,而这种影响的结果不仅导致人与海洋的区隔,而且加剧了社会矛盾。传统渔村的解体、信仰传承的断裂、渔民身份的丧失等,使我们看到海洋渔业的困境和海洋生态危机。而本书讨论了海洋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认为只有调整政策、制衡社会力量才能避免异化现象的产生。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方法与本书框架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创新 第二章 海洋捕捞方式的可选择性:文献综述与分析框架 2.1 相关研究文献评述 2.2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第三章 传统海洋捕捞方式及其社会条件 3.1 “漏网捕鱼”及其方式 3.2 “漏网捕鱼”的技术特点 3.3 “漏网捕鱼”的经济条件 3.4 “漏网捕鱼”的社会规范 3.5 “漏网捕鱼”的文化禁忌 小结:在技术与文化之间 第四章 现代海洋捕捞方式及其社会条件 4.1 “一网打尽”及其方式 4.2 “一网打尽”的技术支撑 4.3 “一网打尽”的经济刺激 4.4 “一网打尽”的政策维护 4.5 “一网打尽”的文化认同 小结:在需要与欲求之间 第五章 海洋捕捞方式转变的原因与影响 5.1 海洋捕捞方式转变的原因 5.2 海洋捕捞方式转变的影响 小结:无限欲求与有限理性 第六章 可持续海洋捕捞业及其实现途径 6.1 可持续海洋捕捞业及其特征 6.2 可持续海洋捕捞业的基础 6.3 可持续海洋捕捞方式的实现途径 小结:可持续海洋捕捞业的架构 第七章 结论与反思 7.1 结论 7.2 对问题的反思 7.3 余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三个典型的海洋渔村 附录2 两个访谈提纲 附录3 中国传统海洋渔具 附录4 胶东与福建的传统海洋渔船之比较 后 记 图表目录 图2-1 海洋捕捞方式选择的社会条件/052 图3-1 下笼子示意图:一联笼子及放置/059 图3-2 胶东半岛的传统渔区作业示意图及其详解/062 图4-1 双船拖网作业简图/104 图4-2 双船拖网网具结构简图/105 图4-3 海域权属图/135 图5-1 基于生产工具的海洋资源配置图/157 图6-1 一个更完整的可持续渔业系统示意图/186 图6-2 大海洋生态系统模块及其指标体系/199 图7-1 海洋捕捞方式的社会条件及其转变/212 附图1-1 鞍山结构示意图/256 表1-1 世界海洋渔业产量/003 表1-2 捕捞渔民和养殖渔民/005 表3-1 中国海洋神灵结构谱系/092 表4-1 山东机动渔船重点船型主要技术指标/114 表4-2 牛庄户主的职业分类及其收入状况/120 表4-3 两条620马力捕捞船的人员及其职责、年收入/121 附表1-1 南庄历年人口数/252 附表1-2 鞍山集团下属企业列表(1998年和2009年)/260 附表1-3 东村的人口变化情况/262 附表4-1 胶东木帆船/272 附表4-2 福建木帆船/273
|